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关于限韩令的舆论风波。回顾2023年BLACKPINK澳门演唱会,杨颖被拍到和王思聪在包厢里互动,粉丝疯狂刷屏称她是“内娱在逃公主”,而官媒却连夜删除了相关报道。如今回头看,那场演唱会或许正是她危机的导火索。
她穿着香奈儿高定与防弹少年团热舞的画面,还让人想起了三小时前央妈刚播完的禁毒宣传片。这种流量与立场的撕裂,在她身上被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然而,真正让杨颖万劫不复的,是2023年巴黎疯马秀的夜晚。当她在观众席上高举手机拍摄Lisa裸背的瞬间,中国社交平台正被关于小日子核污水排海的抗议刷屏。网友制作了对比图:左边是穆婷婷发布的抵制日货vlog,右边是杨颖与小日子艺人的贴脸合照,配文“爱国不是选择题”获赞300万。更致命的是,她佩戴的光明会戒指被解读为邪教符号,尽管团队急忙澄清那是高定珠宝,但代言品牌已经连夜撤下了广告。
这场风波的连锁反应超乎想象。她主演的《相思令》因为“劣迹艺人”的标签被视频平台限流,原本保底的8000万片酬瞬间蒸发;常驻十年的《奔跑吧》也将她从游戏环节中剔除,甚至连座位都被P成了绿幕特效。
资本市场的冲击最为惨烈——她创立的AB Capital基金因偷税漏税被查,导致徐州、天津两家文化公司一夜注销。曾经拿着25亿离婚费的豪门阔太,如今连儿子的迪士尼门票都得靠综艺通告费支付。
翻看杨颖的微博历史,可以看到一条明显的堕落曲线。2015年,她晒出了黄晓明送的迪奥婚纱,配文“童话成真”;2018年,离婚时发文“感恩过去,拥抱未来”;到了2023年疯马秀风波后,只剩下苍白的宣言:“砥砺做好妈妈”。从独立女性到失德艺人,这一转变,恰恰映射了内娱流量泡沫破裂的缩影。
业内人士透露,她的团队曾花500万买热搜以维持热度,但疯马秀事件后,所有资本迅速撤退。就像她代言的某奶粉品牌危机公关声明所写的:“我们需要的不是明星,而是价值观的守护者。”
这句话,成为了压倒杨颖的最后一根稻草。如今,打开她的社交平台,看到的都是商品橱窗里满满的9块9日用品,弹幕中充斥着“曾经的大明星,如今沦落到卖纸巾”的嘲笑,这一幕不禁让人联想起《红楼梦》中凤姐落魄卖绣品的场景。
在东京银座的高级美容院里,杨颖戴着口罩做热玛吉的消息被日媒报道。网友们翻出了她当年在小日子核污水排海时晒的樱花照,愤怒留言:“赚着中国人的钱,砸着中国人的锅!”这种愤怒,背后折射出公众对明星双标行为的零容忍——你可以喜欢偶像,但别用我们的钱养别人;你可以离婚,但别让孩子活在“捞女”的阴影里。
或许,正如她在《漫影寻踪》中饰演的女特工一样,杨颖也应该学会生存法则:要么凭借演技爆发翻身,要么彻底退出娱乐圈,把孩子带好。
毕竟,在这个全民消息化的时代,连“Angelababy的baby”都成了黑色幽默——当妈妈粉丝都在骂你带坏孩子时,这场关于流量与道德的战争,早已没有赢家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